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94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针对自建点实时监控存在的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导致空气质量数据测量精度受到制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校准的模型。以PM2.5数据为例,结合其他空气质量数据及气象参数经逐步回归得到调整的数据后,使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自建点测量数据进行校准。经同一时间区间内的自建点、国控点测量及校准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通过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校准空气质量数据能够很好地跟踪实际数据的变化趋势,平均误差比较小;使用模型将2019年5月、2018年12月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从11.367、27.188降低至修正后的7.555、10.759,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论述了舰船综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及黑光夜视摄像仪在对抗性夜晚环境下的应用。基于黑光夜视摄像仪的特点和现代舰船环境条件的要求,阐述了黑光夜视摄像设备在现代舰船综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73.
以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为对象,总结目前针对不同隧道病害所采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其中新型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照相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以及多功能集成的隧道检测车技术。详细介绍这几种新技术的原理,对比这几种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检测病害类型)以及在环境条件、检测频率、处理速度、费用、人工依赖程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表明自动化、实时化和集成化将是未来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人工+设备的检测模式将逐步转化为设备自动检测,技术人员的主观判别将逐渐被自动化检测代替;而集成化的检测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隧道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针对高速铁路钢轨磨耗测量中如何得到光平面和摄像机之间的映射关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定板的光平面参数标定法。该方法采用2个CCD摄像机和2个扇形激光光源构成钢轨轮廓获取系统,分别布置在左右钢轨内侧。与以往的磨耗测量系统比较,该方法使用的设备较少,降低了检测成本,也减少了图像处理、分析等工作。通过定标,可直接得到光平面系数,进而推导出与摄像机的几何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光平面精度较高,从而保证了光平面与摄像机之间映射关系的精度,满足磨耗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地铁列车视频监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地铁列车视察监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传输方式以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等.地铁列车装配视频监视系统能够对事故进行预防和分析,是地铁运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利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6.
基于线阵相机的接触轨几何参数动态检测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通过光切法,获取接触轨目标图像;采用双目成像检测原理,同时结合车体偏移补偿,精确测量接触轨几何参数;采用实时定位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77.
通常的复合视频监视器分辨率较低,在车牌图像较小时不易辨认,为此设计了基于高分辨显示终端的车牌照摄像机。  相似文献   
78.
综合考虑转换轨及轮径校准的概念与功能,结合全自动驾驶的作业模式,对全自动驾驶地铁出入线转换轨和轮径校准设置必要性、位置及其对线路平纵断面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提出:①对于场段与正线控制权不一致的,需设置转换轨进行控制权交接;②对于场段与正线控制权一致的,理论上无需设置转换轨进行驾驶模式转换,但鉴于备用模式下仍需采用GOA3以下级别的驾驶模式,建议现阶段仍需设置转换轨;③转换轨宜设置在车辆基地一端;④轮径校准段需保证35m的平直坡段;⑤转换轨(轮径校准段以外部分)坡度不宜大于24‰,若坡度大于24‰,则需验算一度停车再启动能力,且坡度不得大于35‰。  相似文献   
79.
为准确获得第三轨受流器的动态接触力,以武汉地铁某线列车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确定了应变片的布置位置,建立了靴轨动态接触力与应变值/加速度值的理论关系式,通过静、动态标定试验获得关系式中的等效参数,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等效参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80.
为规范广州地铁大型基础设施检测设备的运用,基于检测设备的配备规划情况,论证综合标定线设置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检测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的技术文件,通过对各检测系统检测项目的分析,按照模拟真实检测环境的思路,对标定线进行仿真技术设计,以验证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检出性能。建成的综合标定线可有效保证检测设备符合各项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展望综合标定线的建设与运用,规划标定线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以满足检测设备运用的标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